■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从高质量发展、优化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到聚焦核心功能,科技创新能力是国企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已经深入到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在7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每个问题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中国将充分发挥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筑新型举国体制,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圈。
发力: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
“我们充分依靠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创新协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发布会上以“科技创新力度空前加大”来形容现状。
央企是国家创新链条的重要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央企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量子信息、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建设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专项行动,在可控核聚变、6G网络架构、类脑芯片等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由国企牵头的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成形。国企将以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需要为主攻方向,在研发周期长、攻关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的领域坚定投入,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有企业研究室主任贾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用举国体制取得了“两弹一星”的成功。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面对美欧纷纷重新重用产业政策来举国竞争,我国必须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以科技创新的成功来应对国际竞争。
贾涛指出,国企的科技创新在各部门间的战略协同、合理容错、激励机制这三个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要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以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贾涛说。
深化: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
过去几年,国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其中,仅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2%,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能力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科技创新是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加强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国企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国企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动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国企能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周丽莎看来,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科技创新正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种新质生产力不仅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能够引领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等方式,国企能够不断催生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周丽莎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实施了一揽子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政策,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给予考核加分和利润加回,今年超过80%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并且累计对25万名关键人才和科研骨干实施了股权分红激励,形成了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布会披露,增强国企核心功能,将聚焦提升“五个价值”,推动企业进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其中包括提升功能价值,推动建立国企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地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综合贡献;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等。
周丽莎分析指出,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多支持国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支持等,为国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另外,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股票按月配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