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暑期以来港股配资杠杆,研学市场热度居高不下。不过,研学游火热同时也催生了价格越来越贵、“游而不学”、体验感差等各种乱象。假期研学游到底是不是“割韭菜”?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家长静下心来思考下。
据报道,相比于普通旅行社,研学游的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两三倍,有的出国研学游,费用甚至高达48300元。但高价并不等于高质,也并非适合每一位学生。“游而不学”、体验感差不光是机构组织不力,也与家长盲目报团,对研学项目了解不深有一定关系。在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下,一些家长容易丧失理性和判断力,只看到研学机构天花乱坠的吹嘘,却看不到这些项目背后的风险与陷阱。
一方面,应看到由于寒暑假所催生的青少年旅游市场需求,研学游的价值不能一概否定。另一方面,对于家长们来说,“哪里热就去哪里”的盲从式研学,短期内也会导致供需失衡,以至于价格上涨,体验下降等状况。说到底,假期研学游还是应根据子女的实际兴趣爱好需要,结合对差异化旅游市场的分析研判,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款”,才能尽兴而归,物有所值。
从字面意思来说,“研学”更加注重研究和探索特定的领域或主题,可谓一场内涵丰富的实践之旅。比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绍兴和西安分别打造了以“跟着课本游绍兴”和“跟着唐诗读长安”为主题的研学品牌;云南腾冲以自然和文化为题材,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研学沾上“泥土味”;四川夹江依托核科技发展史推出研学活动,擦亮“工业旅游”的名片,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技梦的种子。
面对研学热,家长还需“有的放矢”。多了解研学项目的方方面面,选择有深度,从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净化心灵、感悟人文、磨炼意志等目标入手,“到此一游”不可为,攀比心理更不可取。关注研学质量和个人兴趣、个体成长的“正相关”,对于孩子来说才能真正“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同时也要提醒选择“天价研学游”的家长,如果发生游学活动组织与宣传不符合、打折扣的问题,要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在寒暑假期间,孩子需要且应该走出去,到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眼界。希望孩子好,是天下父母一致的期盼。可家长还是要先理性起来,尊重孩子,尊重教育规律。相比“暑假去哪儿了”的追问,更多家长应该思考“暑假能去哪儿”。家长在制定暑期计划的时候,如果多问问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主观的“我觉得”,也许就能省去很多浪费的时间、金钱、精力。毕竟,在教育这件事上,单纯的花钱从来买不到心安。
上游新闻评论员康磊港股配资杠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