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专业股票配资门户
无数勤劳的小微创业者及其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偏远乡村到繁华城市,坚韧不拔地在社会发展中贡献智慧与勇气。
好分期服务的用户已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帮助用户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助力他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今年,其推出「向光而行—小微有力量」专栏,实地探访用户的创业故事,记录他们的拼搏与坚韧,展示他们的经验,激励更多人逐梦前行。
正文:
在中国,大米是超过60%人口的主食,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全国稻谷种植面积达到4.34亿亩,产量高达2.07亿吨。在这一广阔的田野上,好分期用户陈先生的数千亩合作稻田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同样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2013年,陈先生结束了在杭州的漂泊生活,回到家乡江苏淮安,开启了他的大米创业之路。
大米供应链涵盖了水稻种植、大米生产、渠道经销和零售等多个环节。在大米行业的竞争中,核心能力体现在对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整合与动员能力上。陈先生深知其重要性,并在各个环节积极布局。在种植环节,他引入了现代化的大数据监测系统,确保稻米品质;在生产端,他升级工厂设施,打造了无菌生产环境。此外,他还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包装策略,推出了300克每听的锁鲜小罐米,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餐桌口粮新选择。
“四方食事,终归一碗人间烟火。”经过十余年的辛勤耕耘,陈先生正在将一碗碗稻花香送入千家万户,温暖着人们的餐桌。
以下是与陈先生的对话:
问题:请先介绍一下您的生意。
陈先生:我现在在淮安做大米的销售和推广,做了11年了。我们跟本地的农村合作社有长期的合作,从他们那里收购水稻,然后在我们自己的厂里加工,制作成大米,最终销售出去。
问题:您当初选择进入这行的原因是什么?
陈先生:首先,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尤其在南方,几乎每餐都离不开。这表明大米市场具有长期稳定的消费需求。尤其在南方,基本上一天吃两顿。这肯定是一门长期的生意。人总不能不吃饭,对吧。
但是市场上一些大米品质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小型加工车间的卫生状况很差。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就是想让大家都能吃上放心的大米。
现在市场上的大米主要分为两大类:东北的五常大米和我们江苏地区,特别是淮安的大米。淮安的土壤、气候和水质都适合种植优质大米。
所以我们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问题:在资金方面会有需求吗?
陈先生:会有。因为大米卖给渠道,中间会有一个回款周期,缺口通常在二三十万。不过,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不长。平时有资金需求的话,我偶尔也会用好分期来过渡一下。
问题:与其他大米品牌相比,您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陈先生:首先,我们的大米品种是淮安贡米,这是引进日本越光大米后培育出的新品种,软硬适中,柔糯香甜,口感非常好。而且我们的大米由合作社独家供应,他们只种植这一个品种的水稻,并且只和我们合作,确保了大米的纯正品质。
另外,我们帮助合作社引进了一套上海先进的数字农业系统,从播种、育苗到成熟期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24小时精确监控。这套系统不仅帮我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保证稻米的纯净性:在监控下,农民不能随意种植其他种类的水稻。
所以我们的大米在市场上的反馈都很好,只有一次客户投诉,原因是运输过程中包装受损。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物流环节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把控。
问题:您的大米有品牌吗?
陈先生:我三年前开始着手做品牌的,叫鲲鹏海棠。目前产品线有普通大米、儿童有机米、女士养颜米等不同的种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近还打造了适合年轻人的小罐米。
问题:小罐米是什么样子?
陈先生:外包装跟可乐罐一样。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尤其是年轻人,一顿饭可能不会吃太多米饭。举个例子,如果购买5斤或10斤的大包装米,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对于小家庭来说,保鲜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推出的小罐米是优质粳米,每罐330克,大约是6两多一点,方便携带。而且罐内充氮气,能够有效保持大米的新鲜度,同时也便于储存。
问题:它的价格如何?
陈先生:十块钱一罐。我们还提供礼盒装,3罐一组,售价为30元。普通的散装大米三块钱一斤。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包装方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问题:似乎小罐米的利润会高很多?
陈先生:是的,收购稻谷每斤一块六毛钱。稻谷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会有大约20%的损失,相当于打了八折。除去员工工资、包装等各种成本,利润还是不错的。
问题:你们的销售渠道有哪些?
陈先生:我们现在主要做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线下这块,除了江苏常州,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也有一些生意伙伴在销售我们的大米。我觉得健康的好大米应该被更多人吃到,所以就拓展了电商平台。在一些电商平台,只要搜索“淮安贡米”,就能找到我们的产品。
问题:创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陈先生:刚开始很难,什么都不懂,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说一开始跟合作社谈合作,由于需求量小,对方的合作意愿就很低。包装生产也是一个难题。对于小批量的包装需求,很多供应商并不愿意接单。一开始我们也不懂,对市场的需求把握不准,经常会出现生产量和客户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有时候我们生产的太少,客户需要的却很多,结果就是供不应求,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有时候我们生产得太多,又卖不完,导致产品积压。
后来经过几年的摸索,慢慢就把市场需求搞清楚了。现在,我们每年的产量稳定在4000多吨。
问题: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陈先生:想把产业链打造得更完善一点,将大米和文旅结合做点事情。比如带游客来我们的农田里看看稻子专业股票配资门户,了解从稻谷到大米的这样一个过程,再结合我们的产品进行一些销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网站观点